辽河油田:刷新观念 凝聚“重返千万吨”合力
4月25日,在对周边两个关联井组实施注汽量协同调整后,辽河油田SAGD井——杜84-馆H59井日产量提升了20多吨。“通过变‘一井一策’为‘一藏一策’,变单井调控为区域整体调控,地下剩余油得到了更充分动用。”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三级工程师肖娟说。
面对储采失衡加剧、成本控降难等困境,辽河油田以新一轮“转观念、勇创新、强管理、创一流”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,把“转观念”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通过多形式学习、多维度宣讲、多角度讨论,推动干部员工转变“一井一策”“小巷思维”等十种观念,树立“一层一策、一藏一策”“一分钱掰成三瓣花”等十种新观念,以观念大转变引领发展大破局。
辽河油田党委把学习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贯穿主题教育活动全过程,班子成员结合分工,系统梳理分管业务领域存在的不适应新形势的陈旧理念,聚焦发展目标明确新的思路和举措。公司党委组建由主要领导牵头的“声动辽河”宣讲团,采取公司领导带头讲、本部处室长到二级单位开展全覆盖宣讲、基层“点题”本部派人讲、AI电台云宣讲等方式,推动新理念、新要求在基层落地见效。各级党组织围绕“重焕荣光有我”主题开展大讨论,进一步凝聚原油“重返千万吨”的思想合力。
转变观念,本部先行。“过去的压裂措施都集中在油井上,水井压裂少,导致补能不足……”在油田开发事业部组织的主题教育大讨论中,各种新观点、新思路激烈碰撞,推动开发理念从“开发油气藏”向“经营油气藏”转变。今年年初以来,开发系统推进千口井精细分注、千口井压裂改造等“七个一千工程”,补足地下“元气”,重建良好开发秩序。截至3月底,今年已实施各类增产措施1500余井次,日增油756吨、日增注水(汽)600多立方米。
各基层生产单位把“转观念”作为破解难题的先导。“稠油管输温度不能低于45摄氏度,否则会堵管线。”这是欢喜岭采油厂13号站坚持30多年的惯例。在主题教育活动中,该站党支部聚焦“不加热冷输是否可行”这一假设进行讨论,引导大家树牢“一分钱掰成三瓣花”的成本管控理念,组织党员及技术骨干对部分高含水稠油井冷输工艺进行攻关。在对4口井口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的井实施停炉冷输后,单炉日节气达150立方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