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庆油田采油49队:老标杆展现新作为

发布时间: 2025-04-28 点击数量:21

4月27日,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9队班长刘苏毅正带领生产骨干加强日常巡检,开展隐患排查治理。

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9队成立于1964年12月,是大庆石油会战时的老标杆。建队初期,面对极其艰苦的生产生活环境,队党支部坚持“两论”起家基本功,教育职工克服困难,勇争一流,形成了“不放过一个低标准,不原谅一个小差错,不容忍一个过得去”的优良作风,被石油工业部命名为“‘两论’起家,勇攀高峰采油队”。

进入新时期,采油49队人紧握传统接力棒,探索形成“精从细中来,细在尽责处”管理理念,推动队伍持续攀高,永葆一流,曾获全国工人先锋号、中国石油集团基层建设百个标杆单位、中国石油集团先进集体、大庆油田公司功勋集体等荣誉称号。

聚焦主责主业,扛起责任担当

“宁可自己多吃苦,也要为国家多产油”。建队60多年,采油49队人“我为祖国献石油”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变,将初心写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“战场”上,在时代变迁中坚守本色,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。

建队初期,采油49队人荒原创业,发扬“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的精神,仅用十几天时间就一次投产成功13口油井。当时,油田开发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,全队干部员工积极响应上级党委号召,以严谨的态度学习“两论”,以实干的精神践行“两论”。通过学习实践,战胜困难的办法多了,信心足了,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。

进入70年代,采油49队出现了产液降、地层压力降、含水上升的“两降一升”不利形势,全队干部职工坚持“两论”起家基本功,坚持“实践第一”,大打群众性治水夺油进攻战,积极开展“钻地下、攻油层”的群众性油水井地下分析活动,人人会单井生产分析,实现了油井井数不变,产量翻一番,原油产量五年跨出五大步,从1972年的35万吨上升到1976年的72万吨,并涌现出了“铁汉”李堂福和“铁姑娘”李红玉两位省部级劳动模范。

image.png

进入新时期,采油49队干部员工发扬优良传统,以坚定决心自觉肩负起岗位责任,牢牢扛起使命担当。全力冲刺更高业绩。以“夯基础、促提升、创标杆”为目标,通过对机采井实施“分类对标”管理,开展“两级四定”修保,确保故障处理高效,保证设备平稳运行,不断强化细节,提高标准,全员行动打造百分井,运行时率得到有效提升。采油49队2019至2022年连续4年获大庆油田公司效益型金牌奖,创造了连续18年产量超过20万吨的突出成绩。

坚持创新发展,创造更优业绩

无论是在物质基础极度匮乏的会战年代,还是在高速发展的建设时期,采油49队人始终坚持守正创新,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,持续提升管理水平,不断创造更优业绩。

80年代中后期,采油49队油水井出现了大面积的套管变形,注入量、采出量急剧下降。全队干部职工没有被困难吓倒,创新采取“人定井、井定责、责定分”的管理办法,生产任务直接落实到人头,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有效改善套变趋势,积累了治理套变的可行性经验,实现了原油产量年年超产。

1992年,南三西一次加密井投产后,采油49队产能进一步提升。他们坚持“高水平、高效益、可持续发展”方针,弘扬严实作风,创新管理方法,建立“规范化管理、标准化要求、制度化约束”的运行机制,推进油水井、站标准化管理,有效提高生产管理水平,年产量提升至20万吨以上,连续7年大庆石油获管理局“铜牌队”“银牌队”称号。

进入新时期,随着二次加密井和聚驱井陆续投产,采油49队管理面积急剧增加,管理难度日趋复杂。全体干部员工面对严峻的生产管理形势,提出“精从细中来、细在尽责处”精细管理理念,创新形成了“油田开发精细到每一个小层,生产管理精细到每一个流程”等为主要内容的“六个精细”管理方法,坚持把精细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生产岗位、每一个工作流程,持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。工作中,构建“区域化协作”管理模式,重新规划管理区域、合并岗位工种、细化岗位职责,班组由原来的16个缩减至9个,实现人员管理综合挖潜、班组设置更加精准、岗位职责更加明晰,赋予了采油49队优良传统新的内涵。

弘扬优良传统,赓续奋进力量

回顾60多年的发展历程,采油49队始终有榜样、有引领,更始终有一种精神在支撑、在传承,推动一代代采油49队人众志成城、团结奋进,一路奔涌向前。

在1977年全国“工业学大庆”会议上,采油49队第7任党支部书记李春好介绍采油49队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说:“井靠人管,人靠心红,要管好井,首先必须要教育好人”。建队初期,他们坚持基本路线天天讲,阶级斗争经常抓,忆苦思甜不断线。同时,常态化开展“忆传统、学铁人”活动,人添干劲井增产,年年都有新贡献。老工人罗继春在量油时发现,量油时间与上个班相比少了10秒,经过计算后发现产量与标准相比少了半吨。为了核实这相差的半吨油,他反复查找问题原因,找回了半吨油。“10秒钟与半吨油”的故事,映射了49队全员严细认真、精雕细琢的行动自觉。找回的不仅仅是半吨油,找回的是“三老四严”“四个一样”的好传统。

如今,采油49队人接过传承的接力棒,始终把继承弘扬优良传统作为工作重心,新员工来到队里报到,第一课便是在队史室接受“追忆辉煌历程,弘扬优良传统”队史教育。通过开展“追忆辉煌历程,弘扬优良传统”队史教育、“三比三看”活动、“管样板井、采精品油”精细管理竞赛等,营造精细管理浓厚氛围。
一次,员工张海涛交油样时,发现鞋面上有一滴浅浅的油痕,急忙取下样桶仔细检查,发现底部有一个小砂眼,便急忙跑到三里外的井场重新取样,保证了资料的准确性

就是靠着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,采油49队筑牢了精细管理根基,抓实了严谨细致好作风,先后涌现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刘广军、大庆油田公司杰出员工张大为等先进典型11人。